目 录
一、学校基本情况.................................................................................. 1
(一)办学规模.................................................................................. 1
(二)办学条件.................................................................................. 2
(三)主要成绩.................................................................................. 2
二、学生成长与发展.............................................................................. 3
(一)素质教育.................................................................................. 3
(二)职业发展.................................................................................. 7
(三)创新创业.................................................................................. 9
(四)招生与就业............................................................................ 10
三、教学改革与成效............................................................................ 11
(一)人才培养................................................................................ 11
(二)专业建设................................................................................ 13
(三)课程建设................................................................................ 14
(四)师资队伍建设........................................................................ 15
(五)实践教学条件........................................................................ 19
四、政策支持与保障............................................................................ 21
(一)办学经费及效率.................................................................... 21
(二)完善治理结构........................................................................ 21
(三)教学质量诊改........................................................................ 22
五、社会服务与贡献............................................................................ 22
(一)培训服务................................................................................ 22
(二)科技服务................................................................................ 23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24
六、面临的挑战.................................................................................... 25
典型案例
案例1 立足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6
案例2 工匠摇篮,优秀学子屡创佳绩........................................................................... 8
案例3 依托专业,加强双创实践教育......................................................................... 10
案例4 校企联合,践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12
案例5 以生为本,推进实施混合式课改..................................................................... 14
案例6 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8
案例7 军民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19
案例8 资源整合,增强服务社区能力......................................................................... 23
附表
亚博集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亚博集团(以下简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包头机械工业学校,于1998年升格建院,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14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建院以来,立足包头,面向兵工,服务全区,辐射全国,坚持职教定位、传承兵工文化、特色立校,开放办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已成为一所有思想、有文化、有技术技能积累,综合实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
2008年,学校成功进入国家百所示范院校行列;2011年,建成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3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取得实质突破,实现中高职衔接招生、高职本科招生;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选定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试点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承建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被全国机械行指委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
(一)办学规模
——学生规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150人,其中,高中起点7521人,占比为82.20%;中职起点1629人,占比为17.80%。
——师资规模。学校现有教职工772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高级职称21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44.51%,双师素质教师36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75%。
——专业规模。学校现设置53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0个专业大类。
(二)办学条件
学校各项办学条件均符合教育部设定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其中,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校内实践场所面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等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
表1 2017/2018学年基本办学资源表
序号 |
基本监测指标 |
2017年 |
2018年 |
工科类高职 达标指标 |
1 |
生师比 |
14.95 |
14.91 |
≦18 |
2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52.24 |
53.86 |
≧15 |
3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
22.53 |
23.08 |
≧16 |
4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14083.39 |
14426.61 |
4000 |
5 |
生均图书(册/生) |
61.63 |
63.90 |
≧60 |
6 |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43.09 |
44.51 |
≧20 |
7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78.27 |
80.17 |
≧59 |
8 |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
8.05 |
8.24 |
≧6.5 |
9 |
生均实践场所(平方米/生) |
11.26 |
11.53 |
— |
10 |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台) |
36.13 |
37.01 |
≧8 |
(三)主要成绩
序号 |
类 别 |
数 量 |
数据要求 |
1 |
国家级重点专业(个) |
4 |
年末节点数 |
2 |
自治区级重点(品牌)专业(个) |
17 |
年末节点数 |
3 |
全国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个) |
1 |
年末节点数 |
4 |
在建骨干专业(个) |
7 |
年末节点数 |
5 |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数量(教育部/行指委/学校立项) |
3/2/3 |
年末节点数 |
6 |
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个) |
30 |
年末节点数 |
7 |
服务中国制造2025相关专业(个) |
23 |
年末节点数 |
8 |
服务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个) |
20 |
年末节点数 |
9 |
教学团队(自治区级/院级)(个) |
13/21 |
年末节点数 |
10 |
自治区草原英才(个人/团队) |
1/1 |
年末节点数 |
11 |
包头市鹿城英才(个人) |
8 |
年末节点数 |
12 |
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校级)(个) |
1/2/3/3 |
年末节点数 |
13 |
机械行指委立项的协同创新中心(个) |
1 |
年末节点数 |
14 |
专业带头人(校内)(人) |
33 |
年末节点数 |
15 |
名师、新秀(自治区级/院级)(人) |
24/72 |
年末节点数 |
16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 |
2 |
年末节点数 |
17 |
技术能手(全国/自治区)(人) |
1/12 |
年末节点数 |
18 |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三等奖)(人) |
2/2 |
当年发生数 |
19 |
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人) |
3/3/4 |
当年发生数 |
20 |
参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个) |
5 |
年末节点数 |
21 |
在建自治区级课程资源库(个) |
7 |
年末节点数 |
22 |
自治区级精品课(门) |
24 |
年末节点数 |
23 |
立项建设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个) |
3 |
当年发生数 |
24 |
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数量(一等奖/二等奖)(个) |
2/1 |
当年发生数 |
25 |
师生专利数量(个) |
98 |
当年发生数 |
26 |
教师发表论文数量(篇) |
255 |
当年发生数 |
27 |
教师出版教材数量(部) |
11 |
当年发生数 |
28 |
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地厅级以上)(项) |
110 |
当年发生数 |
29 |
创新创业平台数量(个) |
22 |
当年发生数 |
30 |
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成果(项) |
99 |
当年发生数 |
二、学生成长与发展
(一)素质教育
1.立德树人,构筑“十全育人”体系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大思政”教育新格局。学校构建并实施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工程”,综合运用教育教学、文化熏陶、习惯养成等多种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过程,使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年内,学院建成包头市首批高校思政课“马翠霞名师工作室”。教师在自治区高校首届思政课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德技双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职教规律,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将职业精神培养与提高职业技能相融合,全面推进学生内涵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力求达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强技、学会审美、学会创新五大目标,从而实现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年内,焊接专业学生王旭在“Arc Cup”国际焊接技能大赛钨极氩弧焊学生组个人单项赛中获得一等奖;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学生何利军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风力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学生参加地厅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110项。
3.敦品励行,促进学生自我养成
学校不断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完善《亚博集团行为规范教育方案》,推进实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工程”,将行为规范教育融入到早操、课堂、课外活动、晚自习等学习生活全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手册》,笃行习礼修身,促进广大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和践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知荣辱,求奋进”的良好品质;通过组织开展“做最好的自己”“执星班长”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品学相长。“敦品励行 立德修身”道德故事大学堂主题团日活动获评自治区德育创新项目。
4.文化育人,打造典型校园文化
学校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勤奋、求实、创新、献身”的八字校训,深入实施文化育人,形成了以校园兵工文化、校园草原文化等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兵工文化塑造职业思想。进一步凝练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精神、校训、校歌、校风等,使校园兵工文化理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校园兵工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开设兵工特色课程、出版国防特色教材、凝练兵工典型案例、宣传兵工杰出人才等,将兵工文化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组建学生护校队、开展“国旗下讲话”“兵工展馆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延续兵工传统、传承文化基因,塑造兵工人的职业思想。学院获评“国防教育特色职业学校”。
——草原文化陶冶职业情怀。将“草原—博大宽广的胸怀、胡杨—坚韧不拔的意志、骆驼—吃苦耐劳的品格、蒙古马—勇往无前的雄风”等草原文化品质贯穿于育人工作过程中。开设了《草原文化》等特色选修课程;打造“情系草原—青春歌手大赛”“走进牧区 走近牧民”社会实践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以草原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熏陶、培育学生职业情怀。“骏马腾飞—草原文化展示教育活动”获2018年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立项。学校被评为包头市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成功申报包头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库项目”。
——传统文化培提升人文素养。学院举办了全国歌词评论、内蒙古草原歌词评论、包头市现当代歌词创新发展等歌词美育研讨会。聘请马宝山先生为驻校作家,赵剑华、车夫先生为驻校诗人,开展了“文化学者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仅2018年举办文学创作赏析、文学作品展示交流等活动8场次,听众达千人。一年来,散文、诗歌、戏剧、小说——文学的魅力感染和影响着校园文化,听一场讲座,获取一次艺术的享受,点燃一次文学的梦想,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提升了师生的人文修养。亚博最新官网教师完成的《高职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理论研究与实践》荣获高等教育类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楚辞探析》获评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学生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三等奖。在全区大学生校园文化节系列主题活动中斩获各类奖项28个。
案例1 立足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8年6月,通过积极申报,亚博最新官网正式被自治区文化厅认定为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负责包头市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2018年度共承办剪纸和面塑两项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包括在校师生47人,各旗县区非遗传承人33人。通过精心设计培训课程,聘请国家、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授课,学员们对非遗的情感认同、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均得到提升。非遗传承人培训是我校立足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学院今后将以更丰富的形式让非遗走进校园,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中华民族文化根脉而贡献力量。
(二)职业发展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交通运输、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入职初期主要分布于基层一线岗位,从事生产操作、设备维修、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工作。经过3至5年的锻炼,30%以上的毕业生负责企业高端、关重设备的操作,2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班组长、车间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培训师等基层管理工作,10%左右的毕业生晋升为部门主管。
案例2 工匠摇篮,优秀学子屡创佳绩
近年来,数控技术专业为中国兵工行业培育了许多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包括十九大代表、国家技能大师赵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士良,“北疆工匠”于庆锋、闫文利,“包头工匠”廖丽娟、张豹,“河北大工匠”刘永弟等,他们已成为为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精英,为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革新做出较大贡献。数控技术毕业生时常“回炉”母校进行专业技能再提升,经过培训,毕业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技术比赛职工组前六名被亚博最新官网毕业生包揽。近两年,9名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荣获“包头工匠”和“北疆工匠”荣誉称号。因此,数控技术专业被地方及企业誉为培养工匠的摇篮。
表3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获“包头工匠”和“北疆工匠”荣誉统计
序号 |
姓名 |
荣誉 称号 |
年度 |
工作单位及其他荣誉 |
1 |
王士良 |
包头工匠 |
2017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防务事业部604车间数控2班数控车工,自治区技能大赛第一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
2 |
闫文利 |
包头工匠 北疆工匠 |
2017 2018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桥箱公司壳体车间数控铣工,自治区技能大赛第一名,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技术能手,自治区劳模。 |
3 |
于庆峰 |
包头工匠北疆工匠 |
2017 2018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数控铣工,全国职工技能大赛第十二名,自治区技能大赛第一名,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技术能手,自治区劳模,包头市劳模。 |
4 |
廖丽娟 |
包头工匠 |
2017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数控维修部维修电工,兵器集团技能大赛第一名,自治区技能大赛第一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
5 |
张 豹 |
包头工匠 |
2017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维修中心数控维修工,兵器集团技能大赛第三名,自治区技能大赛第三名,自治区技术能手 |
6 |
段爱平 |
包头工匠 |
2018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技术工人,自治区第三届数控技能竞赛职工组加工中心第一名,自治区技术能手,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包头市劳动模范,鹿城英才。 |
7 |
韩来虎 |
包头工匠 |
2018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工人,自治区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第二名,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一名,包头市数控技能大赛第二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鹿城英才。 |
8 |
王 琦 |
包头工匠 |
2018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冶金研究所数控铣工,内蒙古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第二名;第七届数控技能大赛包头选拔赛(职工组)第二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 |
9 |
赵 晶 |
北疆工匠 |
2017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车工,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
(三)创新创业
学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各类创新创业课程22门。组建了院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12名教师获得创业培训师、引导师等资格,聘请了5位本地区知名的“双创导师”,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依托专业打造了“3D打印工作站”“优翼映像视频工作室”等22个“双创”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多措并举,提高了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载体,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年内,1068余名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提交作品268个。学校推选作品在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在自治区高等院校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中获铜奖2项,优秀奖7项。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内蒙古分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案例3 依托专业,加强双创实践教育
近年来,学校强化学生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实施了以高质量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抓手的双创实践教育模式,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竞赛体系搭建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第七届“创青春”全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与“创启未来”2018包头创新创业嘉年华活动中,亚博最新官网推荐的作品“焊接安全卫士”凭借6项专利技术和研发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绝对性优势脱颖而出,获得初创组金奖,并获得项目孵化奖励金。
(四)招生与就业
1.招生工作
学校实际招生报到3054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299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97.94%,其中,包头市考生43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4.21%。生源地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同时面向山西、河北、甘肃、贵州等省区招生。依据学校品牌、就业优势、技能培养、专业爱好及他人推荐等原因选择学校的考生占比为93.70%。
2.就业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包头市政府等系列促就业政策,加强宣传工作,形成了以自治区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就业网络,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三一重工集团、奇瑞汽车股份等国内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20余家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培养模式。通过定期组织“校园招聘会”,邀请企业参加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成果展示会等方式,搭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平台。学校基本形成了“以正确的就业观引领学生、以过硬的培养质量赢得企业、以良好的口碑扩大影响、以有力的举措保证就业”的良好局面。
2018届毕业生3188人,截止2018年8月31日,初次就业人数为3074,初次就业率为96.42%。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毕业生2437人,专业对口率为79.28%。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2429.33元。
从就业地域分布看,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2369,占就业总数74.31%,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就业2321人,留在当地(包头市)就业1298人。从就业企业规模看,就业于中小微企业953人,占就业总数31.00%,就业于500强企业343人,占就业总数的11.16%。毕业生以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7.42%。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96.15%。
三、教学改革与成效
学校以优质院校、骨干专业建设等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和任务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一)人才培养
1.推进“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丰富人才培养层次
学校持续推进“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校校联合,修订完善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更加契合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学院积极拓展“3+2”高职本科试点专业,分别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包头师范学院联合开展会计学专业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高职本科在校生569人。与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联合实施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的中高职贯通培养,在校生457人。
2.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专业发展实际,组建产教联盟,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着力推进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场地”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实现岗位培养、岗位成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选得着、用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学院已有教育部立项试点专业3个、机械行指委试点专业2个,校级试点专业3个,在校生达367人;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联合培养5个专业150名学生(学徒)。校企联合制订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16个、开发课程69门、编著教材讲义24本、出版相关专著3部、发表教研论文25篇。
案例4 校企联合,践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汽车专业群与内蒙古三一众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了“三一众力学徒班”,共同探索与实践“双主体四阶段八共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校企共同开发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训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将“三一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名学生已成为企业骨干。内蒙古、包头电视台两次专题报道学校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典型案例。通过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推动了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二)专业建设
学校主动适应自治区全力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专业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色,形成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现代服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通过发展新兴专业、细化专业方向、调整传统专业三大举措,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学校现有专业53个,其中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对接专业30个、行业内有影响专业6个。
2.深化内涵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为巩固、优化与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推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启动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重点打造了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核心的材料工程等3个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组建了产教联盟,优化了资源配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经过建设,专业集群优势初步显现。
3.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一流品质专业
以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为抓手,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成了一批在行业企业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品质专业,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年内,教师主持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参与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5个专业教学标准。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获评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5个省级骨干专业、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等2个行指委立项的骨干专业均已完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任务,引领带动其他专业共同发展。
(三)课程建设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以理实一体化课程、在线课程、课程资源库建设为主要抓手,稳步推进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要求;紧贴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涵盖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视频动画、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认定了《汽车电器设备》等17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立项建设院级在线课程83门,建成了《智能仪表与过程控制》等14门院级在线课程。《冷冲压模具设计》等3门课程获批自治区在线课程。完成了“动态网页制作”等7门自治区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和《继电保护技术》等3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机床夹具设计》等2个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案例5 以生为本,推进实施混合式课改
紧跟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冷冲压模具设计》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是夯实课程立体化资源建设,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二是强化教学设计,通过典型案例指引、真实工作任务驱动,强化学生知识综合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学习引导与监管,线上线下统筹管理,全面考核;四是注重教学实施反馈,实时诊改,不断完善内容,改进方法。通过三年的建设与实施,课程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团队逐步探索出“课前启化、课中内化、课后深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七项工程”,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修订完善了《专业群领军人才选拨、培养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组织实施了优秀人才引进、领军人才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双师素质提升等7项工程,打造了一支育人作风优良、教学经验丰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2018年选派35名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及科研院所访学进修、学术交流,2名教师博士毕业回校任教,9名教师在读博士学位,105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2018年教师取得主要荣誉奖项见表4。
表4 2018年学校教师取得的主要奖项统计
序号 |
奖 项 |
颁发单位 |
获奖主体 |
日期 |
1 |
王文山老师 “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 |
中华职业教育社 |
教师 |
2018.11 |
2 |
王文山老师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团队 |
2018.11 |
3 |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教师 |
2018.11 |
4 |
2018年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大赛一等奖1项(安普光老师)、三等奖1项(宋博宇老师) |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
教师 |
2018.12 |
5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
团队 |
2018.05 |
6 |
孙丽老师 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
教师 |
2018.05 |
7 |
包卫平老师 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
教师 |
2018.05 |
8 |
王茂元院长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 |
内蒙古中华职业教育社 |
教师 |
2018.11 |
9 |
王文山老师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 |
内蒙古中华职业教育社 |
教师 |
2018.11 |
10 |
于洪兵老师 内蒙古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 |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教师 |
2018.12 |
11 |
王利全老师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能手 |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教师 |
2018.12 |
12 |
《交直流调速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庄丽)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团队 |
2018.09 |
13 |
王利全老师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09 |
14 |
尹亮老师 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09 |
15 |
2018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11 |
16 |
孙晓芳老师 内蒙古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12 |
17 |
王琳老师、徐俊丽老师 内蒙古高校首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12 |
18 |
2018年内蒙古高教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12 |
19 |
2018年内蒙古第二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微课比赛一等奖1项(王琳),二等奖1项(孙晓芳)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12 |
20 |
首届“全区高校心理教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二名、第三名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教师 |
2018.10 |
21 |
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
团队 |
2018.11 |
22 |
第二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
团队 |
2018.06 |
23 |
刘璐老师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总工会 |
教师 |
2018.05 |
24 |
郑海军老师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人员职业技能大赛事业单位组个人第一名 |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教师 |
2018.12 |
25 |
内蒙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团队 |
2018.11 |
26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人员职业技能大赛事业单位组团体一等奖 |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团队 |
2018.12 |
27 |
于洪兵老师 包头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
包头市政府 |
团队 |
2018.05 |
28 |
白雪涛老师 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 |
包头市政府 |
教师 |
2018.05 |
29 |
高琴老师 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 |
包头市政府 |
教师 |
2018.05 |
30 |
包头市“优秀教师”7名、包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 |
包头市政府 |
教师 |
2018.09 |
31 |
王文山老师 包头市政府质量奖 |
包头市政府 |
教师 |
2018.11 |
32 |
车辆工程系汽车实训中心 包头市“工人先锋号” |
包头市政府 |
团队 |
2018.05 |
33 |
包头市首批高校思政课“马翠霞名师工作室”挂牌 |
包头市委宣传部 |
教师 |
2018.05 |
34 |
全国41所高校教师7年(2010—2016)科研成果评比理工类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文科类二等奖1项 |
《职大学报》 |
教师 |
2018.05 |
35 |
包头市引进外国智力成果示范单位 |
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团队 |
2018.03 |
36 |
包头市技能大赛职工组CAD机械设计、平面设计技术、信息网络布线3个赛项的第一名 |
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总工会 |
教师 |
2018.08 |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2人,生师比为14.91。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304人,占比为61.79%;高级职称219人,占比为44.51%;硕士学位以上265人,占比为53.87%;“双师”素质教师369人,占比为75%。聘请145名兼职教师,在学生岗位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4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1个、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集体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1人,国家级技术能手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4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0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1人、自治区级技术能手12人、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个人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包头市“鹿城英才”8人、包头市技术能手9人、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6人。
案例6 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通过组织信息化教学比赛、微课大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以及邀请专家入校培训、校内交流研讨、新老教师结对帮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学校搭建了职教云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推进精品在线课程建设,鼓励、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18年,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五)实践教学条件
1.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推进产学研用多元化发展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33个,生均实践教学工位0.52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44万元。目前已形成通识教育基础实训室、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营造职场氛围。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建有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全国机械行业首批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培训知名品牌基地1个、包头市专项公共实训基地4个。
学校拥有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177个。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相互补充,满足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产品加工等需求,推进产学研用多元化发展。
案例7 军民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以产教融合、军民融合为契机,继续扩大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深化与中国兵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一机集团等大型军工企业合作,校企立足新时期职教发展和企业提质增效,在军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军用车辆车体设计、兵工装备旅游产品开发、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开辟合作领域。近年来,与内蒙古一机集团和北方重工业集团共签订各类合作项目20余项,8000余人次学生到两企业实习,200余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
|
2.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毕业生主要通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认证等获得职业资格。各专业均已将职业资格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将职业标准中应知应会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考核纳入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实现了课证融通。
学校2018届毕业生3188人,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2894人,取证率为90.78%,其中687名毕业生同时取得相应专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占毕业生总数的21.55%。毕业生考取的职业资格共27类,其中1880人考取12类国家职业资格、1014人考取15类行业资格。
四、政策支持与保障
(一)办学经费及效率
本年度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18736.40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423.38万元。收入主要构成情况:财政补助收入12476.91万元;学费收入5000.50万元;住宿费、培训费等收入1258.99万元。
本年度学校办学总支出为17443.83万元,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日常教学经费1226.46万元;教学改革及研究210.48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49.26万元;设备采购888.33万元;图书购置费27.84万元;奖助学金、人员工资及债务利息等其他支出14941.46万元。
经测算,生均培养成本为1.97万元。学校是以工科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生均培养成本较高。
(二)完善治理结构
——初步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以章程为核心、诊改为纽带搭建制度体系,修订、补充、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制度“建设—学习—执行—提高”四阶段运行的诊改循环,发布年度制度建设、学习计划,督办落实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院领导专项工作会议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资源整合、科学决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有效提升。
——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落实院系两级管理机制,明晰学校、系部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划分,降低管理重心。建立了部门工作质量报告制度,监督反馈功能和质量责任得到进一步延伸、落实。严格执行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部门与系部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已经形成。
——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和约束机制。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民主管理、监督作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坚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推进院务公开。
(三)教学质量诊改
——学校借鉴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以规划、目标为统领,制定了纵横联结的发展推进网络。学校五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系部五年发展规划(含专业、课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学生发展规划等各层级发展规划体系完整,依据发展规划分解年度实施计划。修订完善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及流程,建立教学规范管理体系、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质量绩效考核体系,完成了目标链、标准链的基础建设工作。
——学校在诊改运行基础上,落实考核性诊断制度,实施多层级、多主体、多内容的考核性诊断机制,对各层面工作进行事前计划诊断、事中进度诊断以及事后结果诊断,辅助各层面自我诊断运行。经过两年的运行、完善,全员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常态机制,重大项目工程加快建成,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五、社会服务与贡献
(一)培训服务
学校把社会培训作为增强学院办学活力、提升影响力、拉动服务贡献力的战略举措,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联盟,进一步扩大社会培训范围,拓展培训项目,构建了“电工技师研修”等219个技术培训项目。年内,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项目(7个专业)培训。为神华集团开办“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研修班”;承担了包头市技师、高级技师(2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承担了自治区、包头市两级CAD机械设计、汽车技术等4个项目的技能大赛及选手赛前集训。2018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79012人天,培训收入达325.66万元,较上年增加51.11万元。其中,培训企业员工28827人天,公益性培训服务8564人天。
案例8 资源整合,增强服务社区能力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办学活力,将学校教育延伸到社区,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学校分别与科学路、幸福路街道办事处及各所属的8个社区签订了《共建社区培训中心和实践基地协议书》,共建社区培训中心和实践基地11个。开展了“汽车维修保养常识”“自然健康 身心合一幸福之旅”“如何有效进行压力管理”等30余次培训活动,为社区提供各种层次的培训服务,满足社区各类人员的需求,打造学习型社区典范。
(二)科技服务
学校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科研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科研创新与技术服务团队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纵向科研、拓展横向科研。年内立项院级科研项目30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9项,包头市科研项目4项。完成横向科研项目15项,为周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经济效益显著。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服务情况见表5。
名称 |
级别 |
批建部门 |
专业 领域 |
近年来年开展的技术服务工作 |
王文山技能大师工作室 |
自治区级
国家级 |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013年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8年 |
焊接 |
1.举办国际焊接技师培训班三期,培养国际焊接技师89人。 2.多次承办自治区、包头市焊接技能大赛,并承担了自治区参加全国焊工大赛参赛选手的集训工作,经工作室集训的付阿斯楞获全国第十四名。 3.完成自治区级科研项目3项,院级科研项目11项。 4.主持完成了销排修复项目、液压支架缸口修复等重大技术项目,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
邢美峰技能大师工作室 |
自治区级 |
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2016年,内人社办发[2016]400号 |
数控技术 |
1.2018年为内蒙古金杜科技有限公司“大型履带式矿车轮齿修复”项目进行了技术攻关,制定了新的数控加工工艺,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2.2018年为北重集团参加中国兵器集团公司全国职工数控加工中心大赛的选手进行赛前集训,集训的2个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分别获全国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
刘劲威劳模创新工作室 |
市级 |
包头市总工会,2017年 |
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1.2016年9月—至今,与一机科研所合作共同研发轮式战车及军用装备等项目(工业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2018年带队攻关,基于DELMIA系统为一机集团科研所特种车辆研究进行虚拟仿真设计与人机设计。 3.2006年至今,为内蒙古鸿格尔农牧业公司进行品牌设计。 |
于洪兵劳模创新工作室 |
市级 |
包头市总工会, 2018年,包总工发[2018]20号 |
车辆制造与维修 |
1.承办国家及学院项目建设:完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100万、莫逆S店70万元设备的调研、选型、采购、验收、维修、保养等相关工作。 2.近三年开发实训项目30余项,结合工程实践撰写论文50余篇,立项科研项目10项,取得专利12项,编写专著3部。 |
吕达电子创新 工作室 |
市级 |
包头市众创联盟,2015年 |
电气类科技作品创新与创业实践 |
1.开展学生电子DIY创意大赛、创新专利训练营、创业微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优热情,近三年学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1项。 2.为周边喳渣创意美术印制馆等进行印染机器改造升级维护,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成果转化。 |
李现友技能大师工作室 |
校级 |
学校,2017年 |
机械工程 |
1.完成内蒙古北方保安民爆公司“系列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整体设计与样机生产任务和内蒙古一机集团“军用工程机械”外形设计及3D打印模型任务,累计科研经费32.65万元。 2.2018年全国3D大赛自治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第八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治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申报专利6项。 |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持续推进“中美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实施,接收来自加拿大卡莫森学院和美国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的11名教师来校交流培训,并与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建立远程在线交流学习模式;选派学生参与“中美未来职业之星联合研习营”项目;启动了FDW(导师技巧工作坊)培训项目,亚博最新官网新增12名ISW培训导师。
学校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自治区打造北疆对外开放桥头堡战略部署,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年内接待蒙古国工商会、蒙古国财经大学等来访82人次,师生出访21人次。与蒙古财经大学签订《学生互派协议》和《教师互派协议》,拟定了ISW教师培训项目、学生专升本项目;年内,为蒙古国蒙古财经大学22名师生进行了会计职业技能培训,为蒙古国新时代职业培训中心14名师生进行了汽车车身维修技术培训,16名师生进行焊接技术培训。学校与蒙古国的交流合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六、面临的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将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学校组建了车辆工程等4个专业群产教联盟,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校企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合作的形式相对单一,合作层次不够深入。今后还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把教学、生产、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专业建设的集成度和优势特色专业的整体实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院通过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强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打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群。
(三)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学校高层次高水平领军人才不足,青年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将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七项工程”,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柔性引进行业内杰出人才,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要求的专兼结合高水平师资队伍。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与国外优质高校、职业培训中心开展双向交流与合作;制定和完善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制度,探索建立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力争在招收留学生、对蒙古等外国人员进行培训、教师赴国外指导和开展培训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表1 计分卡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7年 |
2018年 |
|
12057 |
亚博集团 |
1 |
就业率 |
% |
96.78 |
96.42 |
2 |
月收入 |
元 |
2557.06 |
2429.33 |
||
3 |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 |
77.39 |
79.28 |
||
4 |
母校满意度 |
% |
95.69 |
96.15 |
||
5 |
自主创业比例 |
% |
1.34 |
0.16 |
||
6 |
雇主满意度 |
% |
97.30 |
97.42 |
||
7 |
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 |
% |
60.17 |
60.09 |
表2 学生反馈表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备注 |
||
12057 |
亚博集团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人 |
2968 |
2802 |
|
|
2 |
教书育人满意度 |
— |
|
|
|
|||
(1)课堂育人 |
调研人次 |
人次 |
1367 |
1215 |
|
|||
满意度 |
% |
90.49 |
87.72 |
|
||||
(2)课外育人 |
调研人次 |
人次 |
1367 |
1215 |
|
|||
满意度 |
% |
88.82 |
86.96 |
|
||||
3 |
课程教学满意度 |
— |
|
|
|
|||
(1)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3 |
3 |
|
|||
满意度 |
% |
91.27 |
89.64 |
|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3 |
3 |
|
|||
满意度 |
% |
91.90 |
90.29 |
|
||||
(3)专业课教学 |
调研课次 |
课次 |
3 |
3 |
|
|||
满意度 |
% |
91.72 |
90.33 |
|
||||
4 |
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 |
— |
|
|
|
|||
(1)学生工作 |
调研人次 |
人次 |
1367 |
1215 |
|
|||
满意度 |
% |
87.59 |
87.05 |
|
||||
(2)教学管理 |
调研人次 |
人次 |
1367 |
1215 |
|
|||
满意度 |
% |
91.20 |
89.93 |
|
||||
(3)后勤服务 |
调研人次 |
人次 |
1367 |
1215 |
|
|||
满意度 |
% |
81.94 |
80.72 |
|
||||
5 |
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时间 |
人日 |
4375 |
3059 |
|
|||
6 |
学生社团参与度 |
— |
|
|
|
|||
(1)学生社团数 |
个 |
94 |
94 |
|
||||
(2)参与各社团的学生人数 |
人 |
2226 |
1961 |
指分别参与不同社团活动的人数,须逐一列出。 |
表3 资源表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7年 |
2018年 |
|
12057 |
亚博集团 |
1 |
生师比 |
— |
14.95 |
14.91 |
2 |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 |
73.58 |
75 |
||
3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元/生 |
14083.39 |
14426.61 |
||
4 |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
m2/生 |
22.53 |
23.08 |
||
5 |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个/生 |
0.51 |
0.52 |
||
6 |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
Mbps |
10000 |
10000 |
||
7 |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
门 |
1106 |
1294 |
||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
门 |
119 |
110 |
|||
学校类别(单选):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工科、农、林院校(√) 医学院校()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
表4 国际影响表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7年 |
2018年 |
备注 |
|
12057 |
亚博集团 |
1 |
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一年以上) |
人 |
0 |
0 |
—— |
2 |
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 |
人日 |
27 |
634 |
—— |
||
3 |
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 |
人日 |
0 |
0 |
—— |
||
4 |
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
人日 |
0 |
29 |
—— |
||
5 |
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 |
人 |
0 |
0 |
填报格式:××(姓名)在××(组织名),担任××职务;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
||
6 |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数 |
个 |
0 |
0 |
填报格式:开发××标准被××、××采用(该标准须被2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同行所采用);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
||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数 |
个 |
0 |
0 |
||||
7 |
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
项 |
0 |
0 |
填报格式:××(姓名)在××(大赛名),获××奖;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
表5 服务贡献表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7年 |
2018年 |
|
|
12057 |
亚博集团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人 |
9372 |
9150 |
|
毕业生人数 |
人 |
2984 |
3188 |
|
|||
其中:就业人数 |
人 |
2888 |
3074 |
|
|||
毕业生就业去向: |
— |
— |
— |
|
|||
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
人 |
1240 |
1298 |
|
|||
B类: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 |
人 |
_ |
2369 |
|
|||
C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 |
人 |
2349 |
953 |
|
|||
D类:到500强企业就业人数 |
人 |
339 |
343 |
|
|||
2 |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
万元 |
155.10 |
55.34 |
|
||
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
万元 |
_ |
0.00 |
提供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出具的证明,并盖财务章。 |
|||
3 |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
万元 |
36.67 |
85.69 |
|
||
4 |
技术交易到款额 |
万元 |
0.00 |
0.00 |
|
||
5 |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
万元 |
274.55 |
325.66 |
|
||
6 |
公益性培训服务 |
人日 |
1986 |
8564 |
|
||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单选):省级()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其他() |
|
表6 落实政策表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7年 |
2018年 |
|
12057 |
亚博集团 |
1 |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
元 |
10341.68 |
10946.29 |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
元 |
746.43 |
1363.42 |
|||
2 |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
人 |
830 |
789 |
||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
人 |
792 |
772 |
|||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
人 |
492 |
492 |
|||
3 |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
万元 |
0.00 |
0.00 |
||
4 |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
元 |
56.57 |
50.03 |
||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0.00 |
0.00 |
|||
5 |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
元 |
9.84 |
9.43 |
||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0.00 |
0.00 |
|||
6 |
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 |
课时 |
10895.38 |
10100.25 |
||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
元 |
865500 |
702600 |
|||
其中: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0.00 |
48000 |
附件:报告原文下载